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三年发展规划(2023-2025)

作者: 时间:2023-02-03 点击数:

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三年发展规划

2023-2025)

指导思想

以博物馆为特色实体,以研究中心(新型智库)为牵引,与沿线部分省区科研机构联办研究所,紧紧围绕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开展面向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现实问题的高层次战略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等重大主题深入开展资政研究,不断产出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智库服务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全力打造独具地域文化特色、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型智库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

建设目标  

1.科研项目

积极争取申请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行政部门委托的考古调查与各类历史文化研究项目;积极争取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及各部委和省级研究课题,紧紧围绕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开展深入研究。

2.科研成果(专著、论文、咨政报告)

每年公开出版至少1部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书籍。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维护国家边海疆文化安全的需要,以及针对河北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佐证,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产出高质量智库成果。

3.科研获奖

将所产生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和咨政报告”等优秀成果,力争在2025年,积极申报参评河北省哲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学术交流

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作用,通过举办“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论坛、创办内部资料《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等方式,促进东北亚古丝路文明交流,为国内外学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科研成果的发表创造便利条件。

5.社会服务

充分发挥特色博物馆的优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扩大博物馆的受益群体和育人效应,为厚植校园文化底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利用东北亚古丝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的丰富文物,建设好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向学校全体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普及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知识、宣传最新科研成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瞄准国内外行业前沿,积极申报国家三级博物馆,将博物馆打造成国内外独具特色的文博精品。

6.人才培养

整合校内外资源,处理好校内科研平台和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多重关系,促进相关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将筹建考古与科研教学实验室,有计划地培养博物馆与考古学方向硕士(含艺术考古、科技考古方向)。

7.科研团队建设

着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充实和完善研究团队、培养后备力量;加强特聘教授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其社会影响和学术资源,培养后备储备力量,促进科研成果产出

三、建设举措

东北亚丝路文明研究院基于现有科研基础和学术平台,对内谋求教学与科研双向发展,对外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在东北亚古丝路沿线的历史、民族文物、考古、博物馆等领域的影响和辐射范围。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特色科研与教学

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跨领域、跨区域、跨学科的科研团队,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整合优势学科力量,参与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系列丛书的编撰工作,产出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强化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新型智库)和联办所(科研基地)职能,开展跨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地域文化研究、民族民俗研究陆疆陆权与海疆海权研究,产出高质量智库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家疆安全、领土安全、历史文化遗迹安全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与艺术与设计学院和相关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拟向研究生院提交计划,创“博物馆考古学”专业方向硕士点并招收硕士,邀请国内相关学科知名学者授课。

2.推进校地联合科研

拓展研究院在文物、考古、民族、博物馆学领域与秦皇岛周边市县文博系统合作,走出一条联合科研与田野考古调查新路。对市属区县的各个历史阶段遗迹、遗址进行科学梳理,有计划地与相关区县文史部门、文旅部门党史研究部门联系,深入挖掘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历史文化,多出精品力作。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持续开展联合田野考古调查,积极配合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有针对性地考古发掘与基础研究工作,开展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东北亚古丝路沿线古城驿站、古遗址、古村落等方面的调查工作。

3.加强学术交流

每年定期召开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论坛,将其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固定学术品牌,宣传燕大理念,扩大学校在文物、史、博物馆和考古学界的影响力。每年定期召开联合办所(科研基地)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制定工作计划、分配科研任务、交流科研成果。重视国际交流,鼓励研究人员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论坛。有计划地召开与东北亚古丝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学术论坛定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4.建设新型智库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整合相关科研力量,借助国内外知名智库专家的影响力推进研究院独具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精准把握和释读国家相关政策,选准报送题材,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智库材料撰写及邀请名家团队成员进行培训。

5.搭建教学科研实验室

博物馆设立考古与教学科研实验室今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先期基础;目前,已向艺术与设计学院开放使用,并为硕士研究生授课;同时,在与外国语学院相关学院协商,计划就东北亚区域民族史、考古学、东北亚国际关系、跨境民族溯源、东北亚陆疆陆权和海疆海权等方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同时,正在研究生院积极沟通,申报东北亚丝路文明研究院博物馆与考古学方向硕士点建设。

6.开展田野调查

持续开展跨区域田野考古调查和跨区域际交流活动推动丝路沿线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京津冀、辽吉黑与内蒙古等沿线省区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如摩崖石刻、古寺庙、古道观、石窟寺古塔基址、古城址、壁画古建筑和岩画等;跨境联合调查区域,涉含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韩国、蒙古国、日本境内岩画、古碑刻及相关的历史遗迹等。

7.开展馆际交流活动

与省直文博机构(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研究院、博物院),与保定市博物馆、唐山市博物馆、承德市博物馆开展馆交流与联展联动工作;以及周边市县文博机构广泛开展业务交流与学术沟通,今后博物馆的馆际合作交流打下坚实基础。与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博馆、黑龙江大学博物馆、辽宁省相关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与合作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燕山大学东北亚丝路文明研究院(博物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