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海权

作者: 时间:2022-11-09 点击数:

海疆首先是一个国家范畴的地理概念。中国古代海疆早已存在,从空间上界定为由海岸线以内的沿海地区及其靠近大陆的海岛构成的、有着海洋文化特征的“沿海疆域”。“二战”后,经过联合国三次海洋法会议,特别是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标志的现代海洋制度,给予沿海国以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专属管辖权,海疆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内涵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和毗连区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使国家疆域范围合法延伸至我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洋上,标志着我国具有了包括沿海地区陆地、领海、大陆架地图和管辖海域的现代海疆观念。(张炜、方堃,2003)

在世界历史风起云涌的时期,海权具有战略意义和分量。海权史在很大程度上记叙了国家间关于权力的争斗、相互间的对抗,尽管并不是唯一的见证。海权战略不仅能够提升和展示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并能在汪洋之上创造收益。对海权历史的研究,辅以海权论的现代阐释,能够产生巨大的效用和价值。(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90)

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维护,倍加珍惜。当前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就是希望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习近平,2019)

海洋领土和权益争端是影响东北亚地区局势的重要因素。东北亚国家在海权上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实现陆海统筹是国家宏观层面的长远战略部署,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权发展道路。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燕山大学东北亚丝路文明研究院(博物馆)版权所有